close

201611271826

食藥署兩年前推動「米粉」標示新規定,只有百分之百的純米製造、才可稱為米粉,其他只能叫做調和米粉或炊粉,但是引起各界批評亂改名,嚴重打擊我國的米粉外銷市場,所以食藥署最近邀請相關業者開會,不排除名稱再改回米粉。 為了怕魚目混珠,只有百分之百純米製造的、才可標示為「米粉」,含米量超過50%的稱為「調和米粉」,其他都只能叫做「炊粉」,不過這項新規定才上路兩年,政策可能要大轉彎,未來所有炊粉或調和米粉,可能通通都可以叫做「米粉」。 ==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 許朝凱== 不誤導消費者的前提之下 米粉是可以去標示的 但是要標示 主成分含米量是多少 食藥署表示,為避免傳統產業外銷受到衝擊,日前與米粉同業公會及地方政府開會討論,有業者表示,早期米粉確實都用純米製作,後來有人改用玉米澱粉後,發現口感及保存期限都比純米產品好很多,也因此逐漸拓展日本外銷市場,但是食藥署推動米粉正名兩年來,台灣外銷日本的米粉量,只剩一、兩成,幾乎都被中國大陸市場取代了。 ==新竹市米粉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 蔡勝興== 早期新竹米粉根本就是 日本百分百的市場好不好 日本的市場 (現在)我們大概剩下 兩成左右的市場 有八成都是大陸的 對此食藥署強調,在不誤導消費者前提下,未來炊粉可叫米粉,但產品必須標示含米量比率,至於含米量下限為何,近期會由新竹市府做民調,了解民眾接受程度,目前新制沒有上路時間表。 記者 賴淑敏 蔣龍祥 台北報導

政策大轉彎 "炊粉"可望改名回"米粉"

徵信

最貼心的到底是小三還是徵信社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doiehsp 的頭像
    Sdoiehsp

    Sdoiehsp的部落格

    Sdoiehs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