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711182131

【勁報記者張文/基隆報導】由國立海洋大學、臺灣水產學會及福建省水產學會聯合主辦的「第七屆海峽兩岸水產學術論文研討會」,今天在海大行政大樓第二演講廳舉行,邀請數十位來自海峽兩岸水產養殖、漁業、觀光等領域的產官學研專家學者,發表有關創新生物科技、養殖與休閒漁業等主題的研究成果。 海洋大學講座教授農委會前副主委胡興華表示,大陸「十三五」(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),納入漁業發展,優化產業結構,推動漁業轉型升級,也強調環保與生態環境永續,未來兩岸可以透過雙方的交流,互相觀摩學習合作。 海大校長張清風表示,近年大陸在水產養殖與漁業的發展迅速,不僅展現在產量上,在質的方面也大幅提升,希望透過海峽兩岸在水產生物科技的學術研討,建立密切的交流與合作關係,透過這個交流平台,提供創新的研究思維,解決產業的問題,促進雙方在養殖、漁業的合作與發展。 福建省水產學會副理事長劉春榮指出,福建省水產學會與臺灣水產學會2011年在廈門簽訂「閩臺水產學會學術交流與合作備忘錄」,並在澎湖舉辦第一屆學術研討會,每年輪流在兩岸舉辦,希望未來能夠持續加深交流,建立兩岸水產學術界長期、穩定的交流合作關系。 海洋大學表示,第七屆臺閩水產學術研討會「創新水產生物科技-養殖與休閒漁業」,內容包括兩岸休閒漁業的發展現況、養殖與觀賞魚之繁養殖、抗病育種之開發及應用、大型藻類選育等。 大陸劉春榮副理事長介紹「福建休閑漁業現狀與展望」;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洋漁業組陳均龍副研究員講「資源保育帶動漁村休閒產業之實務探討」;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張素容聘用副研究員談「虱目魚的生態養殖」;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魏茂春副教授談「漁聯網+智慧漁業」;福建省海洋與漁業中心楊小強主任發表「福壽金魚的培育」;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中心何源興主任介紹「海水觀賞生物繁養殖技術研究」;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黃之暘副教授講「游向觀賞水族的藍海-異地繁殖與貿易中轉」;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王淑紅副教授談「安朵仙水母的無性繁育」;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陳方平處長發表「大刺鰍人工繁育技術研究」;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龔紘毅助理教授談「吳郭魚(羅非魚)抗病育種的分子標誌開發」;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黃章文助理教授介紹「肌肉增長基因標記開發與優質石斑魚輔助選育應用」,最後就養殖與休閒漁業相關議題進行綜合討論。

兩岸漁業、養殖及觀光領域交流 今在海洋大學舉行

平價徵信社

他到底愛不愛我?來徵信社諮詢看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doiehsp 的頭像
    Sdoiehsp

    Sdoiehsp的部落格

    Sdoiehs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